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Latest topics
» 七绝·美女粽子宴(嵌题)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Mon 25 Jun 2012 - 8:55 by 鳌溪闲客

» 七绝·天价粽子(嵌题)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Mon 25 Jun 2012 - 8:51 by 鳌溪闲客

» 七绝·故宫督造御粽(嵌字戏咏)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Sat 23 Jun 2012 - 11:37 by 鳌溪闲客

» 七绝·步韵暮舂斋先生诗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Fri 22 Jun 2012 - 20:00 by 鳌溪闲客

» 【书讯】“李维钰杯”大赛作品结集《山外山》出版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Wed 20 Jun 2012 - 21:34 by 洪边剑客

» 《黔人散曲》创刊征贺征稿启事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Wed 20 Jun 2012 - 21:31 by 洪边剑客

» 【正宫】双鸳鸯·天喜海忧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Tue 19 Jun 2012 - 17:34 by 鳌溪闲客

Search
 
 

Display results as :
 


Rechercher Advanced Search

Gallery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

You are not connected.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3 posters

Go down  Message [Page 1 of 1]

1[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Mon 5 Apr 2010 - 16:17

黔中文学

黔中文学
管理员


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是我父亲乐森璕在北大时的老师,我尊称其为太老师。解放前,他领导的单位叫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设在南京。1943年淞沪战役之后,南京告急,中央研究院奉命搬迁,地质所先迁桂林。1944年,战火再度南移,长沙、桂林相继沦陷,地质所不得不再度考虑后撤避祸。当时较为理想的去处无非西南三省,迁往贵阳应属首选。一则贵阳地处大后方,相对安全;再则有四光先生的得意门生乐森璕在贵阳郊区洛湾镇主持一个贵州矿产探测团,可将后撤的前期安置嘱其代办。就因为如此,地质所作出了迁往贵阳的决定,也让我有缘近距离接触这位地质学界的泰斗李四光,并与他们一家朝夕相处达半年之久,成了我一生中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
  1944年,我年仅15岁,许多事情已经淡忘,惟独地质所内迁之事记忆犹新。记得一天下午,父亲突然收到李四光先生一封急信,晓之以地质所拟迁往贵阳之意,嘱其为地质所物色新址。从父亲凝重的表情上,预感到事关重大,不敢稍有怠慢。
  然而,当时的洛湾镇地处边远,偏僻荒凉,准确地说,不过是一个大村庄。我父亲主持的贵州矿产探测团只能设在附近的一所古庙——万松阁内,七、八个人在此办公,却也宽敞;但要安置中央地质所包括十几名高级工程师和几十名员工的庞大群体的工作和住宿,就完全没有可能,更何况还有像四光先生这样的名人及其家属了。
  父亲虽然知道其中的困难,但恩师的嘱托,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祖国的地质科研事业免遭战火摧毁,乐森璕毫不犹豫,立即组织全家之力,走村串寨,挨家挨户查访租房。有的人家没有空房,就与房东商量把谷仓腾出,只要可供棲身之处一概租下,谈妥一家就先交订金并在门上标注符号。尽管如此,依然不能满足需要,有些单身员工就只能住在万松阁的办公室里,白天办公,晚上拼桌为铺,其艰辛困难自在不言之中。但在抗战时期,国难当头,也无人计较。
  中央地质所乍一迁到这偏僻山村,对外联络和通信一时成了困难,而四光先生并不准备停止工作,无奈之下,只好在万松阁大门外的贵州矿产探测团招牌旁边,挂了一块中央研究院地质所洛湾工作站的牌子,至少给邮递员和来访者提供了一点方便。
  大约半年时间,我家和四光太老师一家同住一幢木屋之中,一板之隔,朝夕相见,情同一家。在四光先生厨师来到之前,四光先生和夫人李叔彬以及女儿李林一家三口的饮食均由我母亲亲自下厨料理,两家人同桌吃饭。抗战时期的物质困难自不待言,何况四光先生饮食上还有一点怪癖,那就是除鱼肉之外,其他肉类一概不沾。我母亲真可谓绞尽脑汁,想方设在素菜烹调上动脑筋,不断花样翻新。记得母亲将洋芋薄片油炸后加西红柿、葱花烩成汤和用豆腐干做的假鸡西颇受四光先生称道;还不时请人帮忙自磨豆腐,竟把生活安排得像模像样,四光先生不止一次表示赞赏和感谢。
  也许是四光先生的知名度,也许他与父亲的关系众所周知,也许中央地质所的来头,也许大家是都同行,矿产探测团与地质所员工相处十分融洽,情同一家,更重要的则是抗战时期国人普遍存在的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的同胞情谊。似乎大家只有一个共同愿望,那就是团结一致,争取抗战的早日胜利。在四光先生和我父亲的带领下,依然坚持地质考察,敲集化石,与城里的宣传队一起刷写标语,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给设在洛湾的贵筑中学师生作报告……生活工作条件的恶劣并没有压垮他们,从他们身上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敬业的崇高品质。
  太老师为人和蔼可亲,毫无大师架子,每当晚饭后,我们三个女孩总是围坐他的身旁,听他讲抗战故事,从卢沟桥的吉星文团工、到台儿庄、平型关大捷,淞沪战役的惨烈以及狼岈山五壮士……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从他口中,第一次听到了中国***这个名词和八路军英勇抗战的事迹,他的言传身教,对我们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洛湾到贵阳,有一条小河阻隔,河上并无桥梁,要到市区必须先到乌当镇,迂回一下增添了不少路程,虽然四光先生买了一辆新马车供大家代步,但路途依然遥远。我父亲特意雇人造了一条木船,从古庙河边划到对岸,省却了一大段路程。十五岁的我为此学会划船,并自告奋勇专职接送过往员工,从不叫苦叫累,这和四光先生以及父亲的教育影响有直接关系。后来当地老乡也发现了这一捷径。坐船的人数激增。太老师不忍我这弱小之躯承担如此劳动,就专门雇了一个船工专司此职,此事令我感动不已。
  19443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在贵阳召开,第一天就由李四光带队在洛湾察看了第四纪冰现象。会上特别对贵州矿产探测团的成绩和乐森璕所著《贵州地质纲要》、《贵阳附近的地质构造》两书给予极高评价,还破例地赞扬了母亲孙淑芬的支持,并同与会人员一起端着两盘糕点到家中对我母亲表示感谢和慰问。
  不料战火再度延伸至贵州独山,地质所奉命迁往重庆,我们与太老师一家洒泪惜别。
  往事如烟,但与太老师一家短短相聚的往事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
来源:《贵阳日报》

http://qzmjwxw.123ubb.com

2[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 Re: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Mon 5 Apr 2010 - 18:54

绿野悠然

绿野悠然
论坛版主

珍贵的历史片断,值得纪念!

http://blog.163.com/qin_jianneng/

3[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Empty Re: [转贴]李四光在洛湾 Sun 11 Apr 2010 - 15:50

玄键


论坛版主

李四光在我们系统可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Back to top  Message [Page 1 of 1]

Permissions in this forum:
You cannot reply to topics in this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