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Latest topics
» 七绝·美女粽子宴(嵌题)
侗家汉子粟裕  EmptyMon 25 Jun 2012 - 8:55 by 鳌溪闲客

» 七绝·天价粽子(嵌题)
侗家汉子粟裕  EmptyMon 25 Jun 2012 - 8:51 by 鳌溪闲客

» 七绝·故宫督造御粽(嵌字戏咏)
侗家汉子粟裕  EmptySat 23 Jun 2012 - 11:37 by 鳌溪闲客

» 七绝·步韵暮舂斋先生诗
侗家汉子粟裕  EmptyFri 22 Jun 2012 - 20:00 by 鳌溪闲客

» 【书讯】“李维钰杯”大赛作品结集《山外山》出版
侗家汉子粟裕  EmptyWed 20 Jun 2012 - 21:34 by 洪边剑客

» 《黔人散曲》创刊征贺征稿启事
侗家汉子粟裕  EmptyWed 20 Jun 2012 - 21:31 by 洪边剑客

» 【正宫】双鸳鸯·天喜海忧
侗家汉子粟裕  EmptyTue 19 Jun 2012 - 17:34 by 鳌溪闲客

Search
 
 

Display results as :
 


Rechercher Advanced Search

Gallery


侗家汉子粟裕  Empty

You are not connected.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侗家汉子粟裕

Go down  Message [Page 1 of 1]

1侗家汉子粟裕  Empty 侗家汉子粟裕 Thu 15 Jul 2010 - 13:42

洪边剑客

洪边剑客
论坛版主



  树木仍显葱茏,绿色更加浓郁,深秋的朝雾氲氲氤氤,如画笔轻轻扫过。早起的人们,于清风中晨练,放射着青春活力。这里是粟裕大将的故乡————湘西南边陲的会同县。宁静笼罩下的粟裕公园,贮满了深沉、凝重,令不得不肃然起来。

  11.2米高的白色的粟裕纪念碑,在墨绿的树海中格外高大显目。仰望纪念碑,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粟裕同志纪念碑”七个大字灵动大气,就像粟裕大将光辉战斗的一生中那些畅快淋漓的故事。朝阳照射在其上,每个字都格外耀眼,似乎闪烁着将军不屈精神的光芒。

  粟裕,共和国的第一大将,当年就是从湘西南的会同这块神奇的侗苗之地走出去投身革命的。1924年1月,粟裕泪别家乡、父母,赴常德求学,在黑暗中积极做着学生运动,寻求光明。1927年,参加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师教导队,加入中国***。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样:“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南昌“八一”鏖战,转战粤、闽、湘,湘南起义,井冈山斗争,新四军威震江浙,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固活捉张灵甫,淮海、渡江、淞沪系列战役,粟裕的身影越来越高大,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越来越充分体现出来。

  而粟裕就是粟裕,一直是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侗家汉子:谦虚、大度、正直、朴实、果敢、坚毅、机智、创新。

  以侗家汉子的这些普遍优点作根基,粟裕在外求学和在战争的风雨中,沐浴了革命思想,不断进步,成为一名为世人所公认的“常胜将军”、“中国战神”、“世界名将”。





  在宁静的粟裕公园,一位与我熟识的中年人和我谈到粟裕时,他跟我说起这样一件事:他到江苏、山东一些地方,自豪地说粟裕是湖南会同侗族老乡时,当地一些老百姓急了,争辩道:粟裕怎么是你的老乡?是我们这里的人!于是双方争得脸红耳赤,极不愉快。然后,又相互谅解:都是敬爱粟裕嘛。他说完这件事,抬头看高高的纪念碑,久久不语。我也陷入了沉思:许多资料、书刊写得明明白白,粟裕是湖南省会同县人,他们不是不知道,为什么非要这么争一争呢?恐怕还不只是粟裕战功赫赫的缘故,或许是因为他格外真诚无私、谦虚大度,而像是自己身边的最可亲的人吧?

  粟裕的谦虚大度,在常人看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他两让司令的故事,早已成为美谈。1945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决定由粟裕、张鼎丞分别任苏皖军区正副司令员。他向华中局请求将他与张的职务对调,但没有得到同意,便电报请求中共中央:



  中央:

    昨在华中局阅悉中央以职及张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抗战以前,均为长辈;抗战初期,则曾为职之上级;近数年来,又复在中央直接领导之下,功绩卓著,且对于执行党的政策与掌握全局均远非职所能及。为此,曾再三请求华中局,以鼎丞同志任司令,职副之,未蒙允许。为孚众望以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同志为怀念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党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粟裕

                             十月十五日



  虽然电报只有短短两百余字,但句句闪现着粟裕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此乃一让司令。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西柏坡城南庄会议结束时,***对粟裕说:“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粟裕再三请求陈毅仍留华野。***说:“中央已经决定了,陈毅同志和邓子恢同志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华野还是你来搞。” 粟裕知道这是中央为战略调整而采取的组织措施之一,陈毅不可能不走,于是请求让陈毅兼任华野司令员、政委。***沉思片刻,同意了粟裕的请求,但说陈毅必须马上到中原去。全面领导和指挥华东野战军的重任实际落在了粟裕的肩上,而粟裕是谦虚地以代司令兼代政委的身份出现的。此乃二让司令。

  以上就是有口皆碑的“两让司令”。中央两度任命粟裕为司令员,以他的高尚的品德与卓越的才能,是完全恰当和十分能胜任的。而粟裕一让再让,甘当副手。特别是第二次让出司令之职,负着一把手的责任,而只有二把手的名份。有人说新中国成立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常胜将军粟裕,之所以当不上元帅,降而为大将,就是因为他没有当过野战军的一把手,许多人心里为他打抱不平。这当然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为凭,但当时他确实是完全没有考虑让出到手的位子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置个人功名利禄于度外,到了无私忘我的境界。这真是古语所云:“心底无私天地宽。” 相比之下,自古至今,那些伸手要官、跑官争官和压人抬己者,是多么渺小和可恶!

  粟裕宁可自己受委屈,而决不落井下石。1958年,粟裕受到了错误批判,并被撤销了总参谋长职务。1959年,庐山会议时,有些位老战友、老部下向他建议:趁机把受到错误批判的事提一提,你自己不好讲,我们替你讲。粟裕坦荡地表示,不在彭德怀同志受批判的时候提自己受冤枉的事。他说:“我决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想我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我自己!”这样掷地有声的话,体现了他的光明磊落和浩然正气。

我词穷于这种精神,我只能说,从大山里走出去的粟裕有大山的胸怀和气魄,粟裕其实就是一座厚道的大山。





  侗家的汉子总是心明见底的,乃至你要他说句谎话都有会说不圆泛。粟裕也秉承了如此品性。这种正直、朴实的特性,就像粟裕纪念碑一样直立高耸。

  最能体现他这种品格的就是他的“斗胆直陈”。有意思的是,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人物传”丛书之一《粟裕传》中的小标题就有三处使用了“斗胆直陈”一词。可见,“斗胆直陈”是他相当特别的品格特征。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1946年夏的中国形势。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已经不可避免。进入6月中旬,蒋介石打着如意算盘,完成了全面内战的部署,将主力由南向北进攻,欲歼灭解放军主力,或聚歼解放军于华北。中共中央制订外线出击的战略方针:蒋军向北,我军向南,敌进我进,迫蒋议和。陈毅根据中央指令,电令华野主力西进,执行津浦路蚌浦段作战任务。整个战略部署是中央研究全国形势作出的,直接下命令的是自己的老上级、老朋友、直接上司陈毅,而且是配合陈毅作战。如果对此提出异议,可能会戴上不讲大局、不服从领导、不够朋友、消极应战的帽子。但粟裕究竟不是凡夫俗子,无欲则刚,有一种超然的心态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他立即停止已布置好的就地作战行动,一边开会研究,一边作好在苏中作战或到淮南作战的两手准备,然后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联名向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报告,分析华野主力在苏中和淮南作战利弊,建议改外线作战为内线作战,在苏中就地作战。后来,又提出五旅东调参加苏中作战。陈毅为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坚持:“王陶纵队应立即西开”,“五旅不宜东调”。尽管在此过程中中央也还有些犹豫,但在他的多次建议下,中央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因此,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以3万多人对付12万人,首创一个战役歼敌5.3万余人的记录,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神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苏中地区广泛流传起这样的民谣:“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1948年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防御再到分区防御,主战场则由山东移到中原地区。但中原战局由于国共两军兵力多无法展开,僵持为拉锯之状。粟裕认为必须集中大兵力打大规模的歼灭战。于是,于1948年1月22日,将自己1947年12 月10日起草成的战略构想《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电报***和刘伯承、邓小平。这就是著名的“子养电”。而中央已经作出分兵渡江南进的战略决策。1月27日,中共***发电令他率领3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以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并要他就涉及渡江南进的时机、地点和方法等内容的3个方案提出意见。显然,自己的建议完全与中同的意见不一样。他仍是一边作两手准备,一边再将自己的思考写成2000字的长电报,于1月31日上报***,既讲渡江南进意见,又再次呈述“子养电”里中原作战的建议。中央仍然决定粟裕率部至江南牵制敌人。粟裕部队作了充分准备,万事俱备,只待渡江。但是,他依然认为集中兵力在是原黄淮专区打大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改变中原局势,进一步发展战略进攻。他将建议报告征求过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的意见后,于4月18日斗胆直陈军委,但电报最后还是特别声明:“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决不松懈。”表明自己并不是不肯下江南。中央终于约请粟裕参加4月30日至5月7日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研究“陈粟兵团行动问题”,会议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次斗胆直陈换来了中原得鹿,华东野战军取得了豫东战役的胜利,创造了解放战争史上一个战役歼敌新纪录,歼敌9万余人。***说:“解放战争好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但是,在这样一个事关全局的全面战略上提出相反意见,是要冒大风险的,弄不好就会成为千古罪人。而粟裕从来就是无私无畏、不明哲保身。

  其实,粟裕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先后提出过关系战略全局的重要建议在10次以上。这也足以说明,他是一条朴实、正直的汉子,是一个超然小我的革命家。

  十年动乱,一切都乱了,而粟裕仍然刚正不阿、坚持原则。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粟裕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江青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向军队代表团示意:要见见军队代表。粟裕得到报告,未予理睬。江青不甘心,自己闯到军队代表团住地,找到粟裕等几位军队代表团的领导,粟裕虚以应付。当时,团中个别领导慑于江青之“威”,几次提醒粟裕召集分散在住房里看文件的本团全体代表,请江青“作指示”。粟裕装作没有听见,而与别人说话。江青愤然而去。事后,粟裕平静地将此事告诉家人,让他们充分作好面对江青一伙可能进行政治迫害的思想准备。要知道,粟裕由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十分梗直,早在文革之初,便已被江青集团列入“叛徒、特务、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黑名单,同时被林彪集团列为“特嫌”,遭受秘密审查。粟裕决不向邪恶低头,决不拿原则作交易,就像那些迎风顶雪的劲松,使人想起粟裕的老上级、老战友陈毅元帅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或者他自己的诗句:“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俱疾风寒。”

  不知道是有意这样设计的,还是凑巧如此,会同粟裕公园的粟裕大将纪念碑背后山坡上,是一片挺拔不倔、郁郁葱葱的青松。这些青松簇拥着高洁的纪念碑,展示着挺立、正直、上进的精神。





  粟裕的故乡,在湘西南的会同县。这里是一个侗、苗、汉等多民族杂居的山地。侗族由于历史上被逼迫而长期迁徙,最后在偏远落后的湘黔桂边界的崇山峻岭中定居下来,在长期与封建官府斗、与强人斗、与自然斗的过程中,形成了果敢、坚毅的性格。作为侗族人,粟裕非常明显地承袭这一特性。

  抗日的韦岗处女战,突出地体现了粟裕果敢精神。1938年4月底,粟裕受命率仅数百人的新四军抗日先遣队,深入沦陷的江南。当时,日本侵略军步步进逼,***正规军节节败退,老百姓对抗战胜利缺乏信心。虽然通过努力,江南人民了解了新四军,但仍然担心:“新四军好是好,可是武器差、队伍少,打鬼子不晓得赢不赢得了。”什么也不需要说,只有用打胜仗来激发抗日热情,鼓舞抗日斗志。拥有庞大军队的***被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所吓倒,小小的新四军先遣队,敢不敢抗日呢?粟裕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积极作战是粟裕一贯的作战指导思想,对侵略者要打,要坚决打。5月15日晚,他奉命率部队,在句容附近破坏京沪铁路。16日凌晨,一边袭扰火车站,一边扬言要攻克句容县,引诱敌人增援。实际上奔赴韦岗,挑选百余名精干力量埋伏在韦岗公路旁。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处,是镇江至句容公路的必经的山地。17日上午,经过半个小时的战斗,击毙日军少佐土井等10余名,伤数十名,击毁汽车4 辆,缴获长短枪10余支,日钞7000余元,以及车中满载的军需物资。光从这些数据看不出多的什么,但是,联系***那么多正规军败如退潮的背景来看,这次首胜意义重大: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煞煞其嚣张的气焰,扬我新四军威力,长我民族气节,奠定了新四军在江南发展和不断取胜的基础。所以陈毅题诗:“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新四军军部给予盛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发来嘉电:“叶军长: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在以后的抗日反顽斗争和解放战争中,粟裕无不表现了敢闯敢干的个性。

  仗不是说敢打就能坚持打下去的,真正打起来要克服许多困难,有时甚至是拼毅力。粟裕晚年在谈到淮海战役时说:“我在解放战争的战役指挥中有三个最紧张的战役:宿北、豫东和淮海。而淮海战役中最紧张的是第二阶段。我曾经七昼夜没有睡觉,后来发作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带病指挥。战役结束以后,这个病大发作起来了,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能参加。”据粟裕当年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打起仗来,粟裕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常有的事。但是由于他6次负伤,两次伤在头部,有块弹片一直留在头颅内。战伤后遗症和过度的劳累损伤了他原本健壮的身体,刚到中年就患上了高血压、肠胃病和美尼尔氏综合症,经常头晕头痛,靠戴健脑器工作。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发作时,血液收缩压高达180至200毫米水银柱,头昏目眩,恶心呕吐,每根头发都像针扎一样,戴上健脑器也不起作用。粟裕便冒着大雪纷飞的严寒,一次又一次地用冷水浇头。但他仍然坚持指挥战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粟司令就这样靠坚强的毅力坚持思考和指挥,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是医学上的奇迹。”这就不难理解粟裕能打那么多的恶仗、硬仗、大仗,能应付那么艰难的局面,能坚持到底,即使是在受了不白之冤,也能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

  侗族人民可以自豪地说:粟裕是骨头最硬的侗家汉子,他的骨头坚硬得就像那些筑就粟裕纪念碑的花岗岩。





  坐在树荫下,一缕缕阳光从枝叶间透过,形成一道光柱。这样,更加显得粟裕公园神秘、幽静。其实,雪峰山脉以西的这块侗苗之地都不大为外人所熟知,总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事实上,这里的人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一切都带有神奇的色彩。

  从地域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生于斯、长于斯、走出于斯的粟裕,得地灵而成人杰,而且一生都有传奇性。

1935年1月,红军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失利,寻淮洲、方志敏等领导牺牲,曾洪易等叛变。粟裕把突围出来零星散落的600余人收容到一起,组成挺进师,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风餐露宿,独立作战,硬是在浙南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这使外国一些研究中国***武装斗争的学者大为不解,因为这里是蒋介石的老巢,反动势力极为顽固、强大,交通发达便于围剿,几乎没有生存的条件。这样的结果完全是靠自己与强敌斗志斗勇,出奇制胜带来的。

  让外国学者惊奇的还有苏中抗日根据地何以能生存的问题。粟裕领导的苏中抗日根据地,是平原水网,交通便捷,适合先进装备的日本侵略军作战,而面对的又是日本侵华大本营南京、上海。他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日军比智慧、比胆识、比毅力,把***的军事思想、战略思想和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王必成将军撰文回忆:“粟裕同志在战略指导上善于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使战局向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面发展。从一九四七年三月份开始,蒋介石在连吃败仗之后恼羞成怒,调集了二十四个整编师、六十个旅,并以其最精锐的五大主力中的三大主力,即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十一师和第五军为骨干,疯狂地向我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企图迫使我主力与其作战,或压迫我军北渡黄河,以实现其占领整个山东解放区的目的。形势是严峻的。在敌军密集靠拢、稳扎稳打,我战机难寻的情况下,陈毅、粟裕两同志指挥部队分路迎敌,忽而南下,忽而北上,有时围而不攻,有时主动后撤,以‘耍龙灯’式的高度机动回旋,迷惑敌人。蒋介石、顾祝同、汤恩伯十分骄狂,急令各部向我猛烈进攻。这一行动,使整编第七十四师与其两翼部队出现了空隙。陈粟立即抓住这一有利战机,集中华野的全部主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慨,把蒋介石‘王牌’中的‘王牌’整编七十四师硬是从重兵集团中挖了出来,一举全歼。这一胜利,给敌军以极大的震惊,使其重点进攻遭受严重挫折,被迫暂停止进攻。”多看看这样的回忆,是不难回答外国学者的两个不解的。

  粟裕有很多创造之举。他及时适应了或作出了从中央苏区的运动战到先遣队的游击战转,再由游击战变为运动战,从山区作战到平原水乡作战,从分散游击到大兵团作战等转变。能够适时调整战略战术,这缘于能时刻敏锐、准确地把握整个时局的变化。这样,他就取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功。他走一步看几步。连续打大仗的1948年可以说粟裕年,豫东战役歼敌近十万,二个月后的济南战役又歼敌十万,济南战役尚未结束又向中央提出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震惊了斯大林,他在笔记本上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后来,还要大使尤金在中国研究淮海战役取胜原因。在创造这个奇迹的过程中,粟裕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两个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评价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对于屡有奇招的粟裕,刘伯承说他“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陈毅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打愈奇,愈打愈妙。”

  粟裕没有受过正规的军校培养,作战长期远离中央,为何能有如此高超的指挥才能?他就是凭着其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在战争中学战争的方法,不断增长智慧、提高能力,成为卓越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侗族人民的好儿子粟裕已经离开了人世,他的骨灰大部分撒在了他战斗过的土地上,和他早已牺牲的战友们走到了一起,另一少部分埋进了家乡生他养他的土地中。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会同,看看他的故居,看看他的纪念馆,看看他的纪念碑,解读他的精神,撷取他的力量。这样,或许也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侗家汉子,或者像侗家汉子一样有大山般的脊梁、大山般的胸怀、大山般的丰富。




2002年8月10日粟裕九十五冥诞

Back to top  Message [Page 1 of 1]

Permissions in this forum:
You cannot reply to topics in this forum